用   心   造   物  

将设计作为生命的延续

安徽工业设计:从“创新链起点”踏步而行

  

  制造强省,创新加码,设计先行。11月12日,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大会暨安徽省工业设计成果展开幕式在蚌埠市成功举办。期间,在蚌埠曹山工业设计小镇同步举办安徽省工业设计成果展,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模型、实物等各种形式,集中展示大赛优秀作品和工业设计成果。

 

  通过工业设计大赛的举办以及创新成果的展示,可以看出,被誉为“创新链起点”的工业设计,极大地催生出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助推产品在供给端发力,明显地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迈向“微笑曲线”两端。
 

专家现场评审,为企业面对面指点迷津
 

  本届赛事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征集了一批创意独特、技术新颖、内涵丰富、受众认可的优秀工业设计产品。综合赛参赛产品包括装备、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产品、办公休闲与家居用品、儿童(特殊人群)与医疗保健用品、工艺品与产品包装等七个门类,共收到全省321家企业申报,征集到参赛产品总数为717件。

 

  本届大赛综合赛参赛企业数、实物产品数,均创新高,涌现出赛制创新、评审创新、转化创新等诸多创新亮点。

 

  综合赛创新了赛制顶层设计,简化企业参赛流程,减轻企业参赛负担;并在赛事组织过程中,深度植入对参赛企业的工业设计帮扶指导,组织工业设计专家走进企业一线,在评审参赛产品的同时,与企业一道探讨完善设计思路,提升设计品质,推动制造与设计融合发展。

 

  综合赛调研巡评环节,大赛组委会组织了来自不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实地察看参赛产品,深入调研产品设计,评审形式由以前的“背靠背”变为如今的“面对面”,企业介绍得更充分,专家了解得更透彻。终评答辩环节,启用了视频在线模式,省却了企业往返奔波之苦,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评审,受到了企业普遍好评。

 

 

立足企业需求,加速设计成果落地转化
 

  本届大赛专项赛旨在鼓励支持企业积极顺应消费者需求新变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设计开发优质产品,培育拓展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点,化解新冠肺炎带来不利影响,加速工业设计成果落地转化。

 

  27个专项赛共征集参赛作品10034件,赛事宣讲辐射了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赛事投放覆盖全国近800所高校。

 

  与往年相比,专项赛呈现出参赛作品涉及行业细分领域更广、承办单位参与度更宽、参赛企业积极性更高、推动产学研合作更加密切。

 

  参赛作品涵盖装备制造、汽车、机器人、智能家电、家居生活、纺织服装、婴童用品、包装设计、工艺美术等多个行业和品类。

 

  专项赛承办主体多元化,有制造企业、有新型研发机构、有园区、有高校,参赛承办单位数量由第六届的22个增长至本届的27个,同比增长19.5%,并首次出现冠名“国”字号专项赛事,专项赛影响力超越历届大赛。

 

  江淮汽车、客来福家居、合力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踊跃参与,广泛征集优秀创意,客来福家居、酷豆丁科技等企业连续参与举办专项赛,着力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优化供给端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专项赛事举办过程中,企业与各大高校建立了广泛联系,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企业有了更多的创意来源和人力资源来源,学生的就业工作得到了扩展,院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在大赛的举办中得到提高。部分专项赛在承办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增加了新的内容,甚至办起了赛中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

 

 

 

构建创新体系,工业设计积蓄创新动能


  近几年来,安徽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做好“传统”与“新兴”结合文章,推动“安徽制造”转向“安徽创造”,工业设计成为动力源。作为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消费者与企业沟通交互的桥梁,安徽发展工业设计,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安徽省自2014年开始,着力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连续7年举办省级工业设计大赛,迄今已征集工业设计作品40000余件,省内2000余家企业踊跃参赛,吸引全国近20000名青年学生和设计师同台竞技,累计评选出各类获奖作品近800件。

 

  七年来,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赛事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成为展示工业设计成就、促进设计成果转化、积蓄创新动能的重要平台。

 

  目前,安徽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16家,75%以上市级政府出台鼓励工业设计发展支持政策。安徽在全国较早开展工业设计职称评定、工业设计主题培训,全省14所高等院校开设设计类专业,拥有各类设计人才20000多名,省工业设计人才库入库专家2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安徽企业在国内外顶级赛事上,累计获得各类工业设计奖项3000余项。

 

  工业设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制造业汇聚澎湃动能,推动制造业迈向“微笑曲线”两端。